【资料图】
近日,旅客王女士乘坐首都航空的航班,遭遇机上推销商品,表示感觉自己好像“穿越”到了绿皮火车上,“本来早起赶飞机就很疲惫,上了飞机只想好好睡一觉。结果在飞机上被空姐推销商品,吵得没法休息”,乘机体验很不好。(据极目新闻)对此,有关部门称航空公司此举并不违规。监管部门基本不会插手这类现象,是否提供机上售卖服务由航空公司自行决定。
航空公司的航班上出现机上售卖商品环节,是由于这类航司的机票价格低廉,要靠增加飞机上的辅助收入来取得平衡。虽然官方给了航空公司自主经营的权限,但是权限并不是无限的,一切都应该以乘客的乘机体验为主。旅客王女士介绍,她于4月5日乘坐首都航空的航班,从天津前往云南丽江休假,在飞机上碰到空姐在吆喝售卖商品,包括飞机模型、化妆品、墨镜、丝巾等,售卖时间竟然长达40分钟左右。
万米高空,密闭空间,长达40分钟的吆喝售卖,相信不光是王女士,这种销售行为将打扰到在客舱休息的众多乘客。乘客花钱购买机票,理所应当享受到既定服务,花钱听别人吆喝,无论别人买或不买,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客乘体验。如果自己购买产品,也会一定程度影响到他人的客乘体验。无论如何,对于大多数乘客来说,机舱里的售卖行为,势必会令他们的体验大打折扣。
笔者自己也曾遭遇过类似事件。在一次跨国航班上,有空姐向我和家人推销免税产品。的确价格较当地更为便宜,家人动心,开始长时间挑选商品、询问折扣,刷卡购买,一系列操作下来,耗时颇长。更令人尴尬的是,虽然空姐不断给我身边的乘客道歉,对长时间打扰感到愧疚,但这丝毫不能降低对方的埋怨,也让我自己感到万分惭愧,无论是我和家人的购买体验,还是旁坐的客乘体验,都受到影响,落得个“双输”结局。
机舱不能沦为菜市场,推销应适度,毕竟,客运才是主业,推销只是副业,过度影响乘客的乘机体验,导致客运量下降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现在的航空公司,一般会在乘客购买机票时,提醒是否有免费托运行李额度,是否提供免费餐食等,那么如果有售卖环节,航空公司也该就此提醒,维护乘客的知情权。另外,推销商品,至少挑个合适的时间,把商品简单扼要地介绍清楚,之后的时间,让乘客该休息的好好休息。或者,考虑参考国外航司自助下单等模式会不会更好。反正,航司需要考虑到位,做适当人性化地调整,将乘客权益放到首位。
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
编辑:龙春晖
责编:王蓉
审核:陈旭